2022年,机器换人已成定局!
工业机器人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完美地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
与人力相比,成本少、效率高、24h工作。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地上涨,国内制造业劳动力优势明显下降,制造业亟待向智能化转型,在此机遇下,工业机器人大有可为。
我国是工业机器的消费大国,从2013年,就连续两年成为全球一大消费市场,汽车制造、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金属制品等领域,常有工业机器的身影。其中,汽车工业的应用居多,比例达38%。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是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的地区,拥有数量占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虽然市场需求的加大,印核心技术缺乏,我国消费严重依赖国外企业,尤其在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本土机器人企业受制于人,只能购买高昂的国外设备,这需要国产厂商不断地提高技术,加大研发水平,早日摆脱国外品牌对国内消费市场的控制。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是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元年,这一年,国内销量为3.69万台,同比增长36.52%,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1/5。2014年,,销量超过57000台,同比增长54%以上,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目前,全球制造业密度为55,而国内密度仅为21,远低于日、韩、德、美等发达国家,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政策不断落地的大背景下,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编辑:E